案例检索打开模式:从背景知识到检索技巧 案例检索需要技巧,同时也需要背景知识,从背景知识展开,也许是高效精准检索案例的正确模式。有关类案的文件规范、实务操作等背景知识的学习思考,会让我们在案例检索时更游刃有余地运用检索技巧。本文以案例检索所涉问题为场景,举例介绍法院及地域、纠纷案由、文书类型、裁判时间、关键词位置及表述五方面所涉背景知识,结合技巧运用,助力高效案例检索 法务实务 2022年09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272 浏览
IPO杂谈26:IPO中的股东穿透核查问题 在IPO过程中股东穿透核查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现代公司经过不断发展,公司股东形态也是多种多样,除了有自然人,还有法人、合伙、基金等各类组织作为股东;而且法人或其他股东打开后发现还有一层层法人或其他架构作为股东,纷繁复杂。股东穿透核查简单说就是在证券发行过程中抛开这些纷繁复杂的股东架构,层层揭开面纱搞清楚你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到底是谁。今天我们简单闲聊下涉及穿透核查的最终持有人及股东资格核查问题。 法务实务 2022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270 浏览
一篇文章说透“仲裁与诉讼的利弊及选择” 近日,笔者所接触的一个批量案件经过法院审理并胜诉,相同的案件,之前曾在某仲裁委审理并败诉。抛开人为因素,法官审案会考虑公平原则,仲裁员则完全依据双方的约定,由此产生不同裁判结果。发生争议后到底是选择诉讼还是仲裁?笔者在全国办理过很多商事仲裁案件,这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法务实务 2022年09月28日 30 点赞 0 评论 1269 浏览
实用干货 | 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12条建议 合规是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合规文化建设在合规管理体系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不管是行业管理还是监管部门都在为推进企业的合规文化建设谋篇布局,都在不遗余力地强调、重视、推崇合规,合规文化建设时不我待、势在必行。在此,笔者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合规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法务实务 2022年09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1265 浏览
快递损毁、灭失赔偿标准惹争议,法院相关裁判规则梳理 “近年来,我国的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快递丢失、毁损的赔偿纠纷呈上升趋势,毁损、丢失快递的实际价值与快递服务合同中约定的限制性损害赔偿价格差距非常大,因此诉讼频发且争议较大。对此问题,笔者梳理了各种情形下,法院对快递毁损、灭失的赔偿判决规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务实务 2022年09月23日 1 点赞 0 评论 1265 浏览
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监督考核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面临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越来越多,如何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合规管理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式,对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法务实务 2023年09月12日 1 点赞 0 评论 1263 浏览
并购笔记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的教训 中国企业并购业绩败多胜少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起步在最近十到二十年,在起步过程中,可以说成绩有限。像华为、万向集团、中联重科等公司成果颇丰 法务实务 2022年09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1263 浏览
【详解】“企业码”哪里用?怎么用?个体户也能用?…… “市场主体身份码”(简称“企业码”)是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全国统一标准,依托全国统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自动为每户市场主体生成的二维码,以市场主体身份关联各类信息,一次生成,终生有效。 法务实务 2022年09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1260 浏览
臧宝清:商标审查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和时代化 随着1982年商标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历次的商标法修改,商标审查和审理经历了无标准到有标准,从内部使用的标准到对外公开发布,从审查惯例到规范性文件,形式、内容和法律地位都在一步步升华。回顾和梳理商标审查审理标准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与中国商标的注册和保护事业高度同步,商标审查审理标准的发展变化,既是规则的演化史,也是制度的变迁史,还是理念的更新史。 法务实务 2022年09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238 浏览
刘纪鹏:强化合规管理 提升企业软实力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支柱产业,而用于规范电力行业的法律《电力法》自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1996年4月1日实施以来,已经过了20多个年头,至今没有完成修订。 法务实务 2022年08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233 浏览
上海地区近五年清算责任纠纷裁判思路检索与分析 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独立是现代公司法制度下的两大基石,是指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原则上,股东、公司、债权人人格相互独立。实践中,从公司设立到清算阶段均存在股东任意突破有限责任的界限,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行为,致使外部债权人权益受损。 法务实务 2022年09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22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