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赵静华
20多年的法律从业生涯一路走来,回顾过往,不禁感叹,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仿佛一眨眼就走到今天法务总监的位置,但这一切又殊为不易。
十多年前,当时带我的法总曾对我说:“你是我们部门唯一将来能做法总的人。”那时的我,尚不理解,为什么是我呢?能做法总的人和其他人的区别又在哪里?时至今日,我也合作过许多同事,带过团队,再回首,有一了些更为深刻的感受、领悟,付诸文字与大家分享。
我认为,一份工作,能不能做好,最关键在于喜好。也就是你要有“Passion”。术业有专攻,不是每个人,对每个事项都是喜欢的,而喜不喜欢往往决定了你否能对这个事项付出足够的热情,能够坚持多久。在大学里,我就一直喜欢法学,上法学课时,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但我不喜欢英语课,老师一说“class begin”,就像按了催眠键,顿时就能让我迷糊起来。
喜好这玩意,我觉得是与生俱来的,很难后天培养。我有一位律师朋友,在外资所工作了将近二十年,工作不可谓不辛苦,每天往往只能睡几个小时。但是他却乐此不疲。若不是真正的喜好,是无法拥有这份坚持和热情的。喜好决定了你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而不会感到痛苦。我一直很喜欢法务工作,因为这份工作拥有许多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很多情况下,你不会有先例可循,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花精力、时间琢磨。每当遇到一些特别棘手的事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刺激、亢奋而不是抵触、害怕。我在达能工作了近十年,每当我要跳槽的时候,老板就会拿出一些我闻所未闻的新项目吸引我,把我留住。
因为热爱,你才会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每当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我都会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调查、搜法规、看判例、研判趋势、去和各个相关部门探讨研究……
我曾碰到公司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技术来改进现有的设备,而这项技术跨越了现有的部门法的领域。公司里的各个部门的专家争执不下。当时,我也刚加入这家公司,对于这项技术属于门外汉,听到大家的争辩,我也感到云里雾里,毫无对策。
为此,我花了整整几个周末的时间,把各位专家引述的所有规章、国标都整理出来,研究他们的历史沿袭和变动,还翻看了国外的论著和类似的案例指引。等到再一次开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可以与他们平等地讨论了,并给出了我的专业意见。外籍大老板翘着大拇指对我说,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做得如此完整、细致的检索。
因为认真,我很少人云亦云。很多事项,我都会亲历而为,亲自考证。我要求自己给出的法律意见必须要有出处、有佐证,不能主观而为。我想,也许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和认真,才使我得以在职场中获得信任,承接更多的任务;才会有更高、更广的担当。法务有时聚在一起,会抱怨在工作中与其他部门沟通时,有种“鸡同鸭讲”的感受。横向部门的同事好像完全不听,或是总在敷衍法务的意见。
曾经有一位很受我尊敬的律师,与我就餐时提及,他原先在一家公司担任法总,职级属于副总裁级,但完全没有被尊重的感觉。我认为,跨部门合作,说难很难,因为彼此“频道”不同;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你的法律意见,必须是真实需要的,而不是流程需要的。
曾经,由于我的前任法总较为教条,与各部门都合作不是很顺畅,我新入这家公司时,就面临着各部门老总的“惯性”冷遇。对此,我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并放下姿态与各个部门深入沟通。我认为,工作中要把公司的其他部门看成你的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找到密切合作的切入点。
比如我了解到,营运部门需要向客户追款,这属于营运的KPI绩效。我就主动帮他们分析客户欠款的原因,协助他们与客户谈还款方案,必要时采用发送律师函等强硬的方式帮助追款。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营运部门的应收账款还款比例迅速上升,我也获得了营运部门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一开始对我置之不理的营运老大,在饭桌上主动向我敬酒,说我是他碰到过的最好的法务。
有时候,部门之间会为了资源不足或是需要担责任的事项而互相推托工作。有一次,我们法务部的成员,被人事部邀请一起去参与外地的项目撤场的员工集体谈判。因为项目在外地,涉及人员又比较多,法律部的同事就怕了,不愿意参与其中,找理由推辞。其实,在我看来,越具有挑战性的事项,就越能体现你的担当,为你建立权威。战斗中方能结下真正的友谊,只有当你挺身而出与其他部门一起并肩作战,才能有深入的合作,才能收获友谊和尊重。
成为法总,处理好手头的事项是基本功,要赢得非法律专业的总裁的信任,更需要有管理思维和大局观。比如有一次,我发现原先的公司注册在不同的区域,税务分散,没有享受到应有政策扶持。于是,我主动提议将分散各区的公司,搬迁至同一区域,并申请设立地区总部。这样一来,由于税收集中,又设立了总部,获得了属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是税收扶持方面,还是政策倾斜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
除了对于总部政策的献言献计,我还曾从公司利益、发展或是风险防范等不同角度考量,策划过“股权增发”“股权激励”“关联企业合并”等重大事项。
作为法总,除了需要考量公司业务发展的大局,还需要顾及团队的稳定和同事事业的发展。“人”是所有管理的对象。无论是哪一份工作,最终都需要人来实施。法总需要了解团队不同的人员的秉性、优缺点,更重要的是挖掘团队成员工作的内驱力。
前面我曾提到过,出于对事业的热爱,才能拥有持久性和耐受性。我常常会与团队成员一起午饭、唠些家长里短。有的员工追求工作的稳定和性价比,对于这样的员工,法总要给与他们宽松的工作氛围;有的员工追求事业的成长,对于此类员工,你需要时不时地“压担子”,让他们挑大梁,这样他们才不会厌烦工作的琐碎平常……
因为员工的多样性的,在管理方法上必须予以迎合,但是,唯一不变的原则是“尊重”。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永远记住,无论团队成员是谁,总有他比你强、比你好的闪光点;要尊重他们,赋权责于团队,群策群力,永远比“一言堂”要好很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是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