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文章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文不用于商业用途,仅为学习交流之用,如文中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站长删除。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法律修音机】 



这是市场回归冷静的一年,也是市场重新去思考法律科技价值的一年。

2022 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反映到资本市场,资本出手更加谨慎,很多行业融资遇冷,法律科技也是如此 —— 2022 年只有 8 家法律科技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而 2021 年至少有 16 家。

不过,融资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问题,毕竟如果公司是赚钱的,也没有短期内规模化扩张的计划 —— 事实上目前法律科技快速做大的机会并不多,公司其实不需要融资,而且经过几年发展,很多法律科技公司已经到验证商业模式的阶段。所以这一年,不论是客观上不行还是主观选择,很多法律科技公司都没有融资,而是开始潜心做业务,努力争取自身造血。

2022 年已经结束,法律修音机梳理了过去一年法律科技行业发生的重要事件。总体来看,过去一年的中国法律科技行业呈现出以下特征:

  1. 市场遇冷,法律科技的真需求及其核心应用场景逐渐凸显。虽然融资不能直接说明什么问题,但在市场下行的 2022 年,哪些公司能拿到融资,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市场认为更有增长空间的方向。中国法律科技的各个方向,不论是 To C、To B 还是 To L,经过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后,真需求及其核心应用场景逐渐凸显,伪需求挣扎着发展。


  1.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法律科技在更多的场景得到应用。作为智能科技、公共法律服务和企业服务等更大范畴的子集,过去一年法律科技在社会经济众多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行业想象力也越来越大。


  1. 赛道玩家更加多元,叙事逻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需求的大量存在,法律科技赛道吸引了更多玩家入场,赛道玩家更加多元,叙事逻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 从单一场景切入,逐步开始垂直整合以扩展产品能力。同时,作为一个新事物,法律科技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对此产学研各方均投入大量资源,大力发展法律科技。


中国法律科技已经从一个空泛的概念,转变为更深刻地嵌入社会结构,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正如已故的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说:“Disruption is a process, not an event, and innovations can only be disruptive relative to something else.” 破坏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而创新最具破坏性。

站在历史轴线回望 2022,这一年会对法律科技行业、整个法律行业以及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2023、乃至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法律科技又将会往何处发展?

以下,enjoy :)





01.2022 年中国法律科技资本市场动态


2022 年,国内至少有 8 家法律科技公司获得了新一轮融资,法律修音机对此收录并集合放送,让我们一起看清和理解这个世界。


以下为上述公司简介,按融资时间排序。

  1. 易参:易参是一家基于 SaaS 的一站式股权激励及管理服务平台,为上市前后各阶段的企业提供一站式股权解决方案及 SaaS 管理服务。2022 年 4 月,易参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由保利资本、某知名产业基金领投,顶级股权管理平台 Carta 跟投。2021 年 3 月,易参完成了近千万美元 A 轮融资,由腾讯投资领投,老股东源码资本、顺为资本跟投。

  2. 破易云:破易云是一家聚焦破产生态链的数字化服务平台。2022 年 4 月,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显示,破易云完成 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险峰K2VC。2021 年 11 月,破易通完成了百万级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3. 艾特律宝:艾特律宝是一家律师服务平台。2022 年 5 月,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显示,艾特律宝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科大讯飞全资子公司安徽讯飞云创科技有限公司为股东。

  4. 无讼:无讼是一家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一端服务律师,另一端通过链接律师为法律服务需求方提供法律服务。2022 年 8 月,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显示,无讼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华创资本。

  5. 共律科技:共律科技是一家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与保险机构合作,提供法律服务金融保险产品,致力于以非诉的方式解决纠纷。2022 年 8 月,共律科技宣布完成近千万元 Pre-A 轮融资,投资方为上德合利基金。2021 年 7 月,共律科技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新港东基金。

  6. 法蝉:法蝉是一家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2022 年 10 月,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显示,法蝉完成 A 轮融资,投资方为菁英创投。

  7. 律兜互联:律兜互联是一家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2022 年 11 月,律兜互联宣布完成 3500 万元 A+ 轮融资;2021 年 8 月,律兜互联完成了 4000 万元 A 轮融资。

  8. 云法台:云法台是一家法务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法务服务。2022 年 12 月,云法台宣布完成 1000 万元天使轮融资。


与 2021 年中国法律科技行业至少有 16 家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相比,2022 年的这一数据直接腰斩。虽然融资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问题,毕竟如果公司的现金流健康,公司其实不需要融资,但在市场下行的当下,能拿到融资的公司,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市场认为更有增长空间的方向。

总体来看,2022 年获得新一轮融资的公司分别代表了 To C(服务个人)、To B(服务企业)和 To L(服务律师)三个法律科技方向下的,几个在市场看来更有前景的赛道:

一、To C:在线法律服务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中,法律服务需求明显增长。

这个趋势有非常多的迹象。

最典型的例子是罗翔老师先在 B 站爆火,反映出 B 站用户学习法律知识的需求很高,以至于到 2020 年底,司法培训考试相关企业新增约 225 家,新增占比在整个行业中达到约 32%。

B 站泛知识类视频的火爆让各大短视频平台看到了市场,各家都在发力泛知识类视频。

目前,各大短视频平台和图文平台都有几个很火的律师账号,粉丝数高达几百上千万,这虽然有平台扶持的原因,但也说明了各个平台的用户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之大 —— 那些账号的几千万粉丝,可以理解为几千万的 C 端用户。

同时,「律师」这个关键词在媒体报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时不时就会有一篇文章提到:“XX 律师事务所 XX 律师表示......”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律师提供专业观点。

事实上,企业和个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都很大。

对于企业来说,全球监管环境趋严,在「合规」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全球各国对平台经济进行强监管,依法合规经营成了企业很大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信号,比如 2022 年 4 月,字节跳动宣布全球顶尖律所 —— 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准律师加入,担任 CFO

同时,新兴领域层出不穷,一方面国家会出台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加以规制,另一方面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出海企业频频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企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升高。

对于个人来说,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持续开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终身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其中就包括法律知识,希望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迫切需要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

比如社会热点事件,需要律师提供专业观点。又比如在影视行业,律政剧一直是常驻题材,这类剧呈现社会百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起到了很好的普法作用,比如由最高人民法院指派当地法院专家全程驻组协拍的电视剧《底线》,成为了 2022 年度爆款剧集,最高法公众号的多篇 10 万+ 也都和《底线》相关。

但是,市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并不等同于对律师服务的需求。

随着代际更替,千禧一代正在成为当下劳动力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口。这一代人的特点是比前几代更能适应新技术,将推动更多科技发展。

因此,未来客户对快速反应的需求会持续上升,自己解决法律问题的意愿也会增加,他们更想获得法律知识,或者向身边的朋友寻求法律建议,而不是直接找律师解决,所以客户对律师的依赖将会减少。事实上,现在很多律师在媒体报道中回答的问题普遍很简单,本质上就是知识科普,所以最后很可能不需要律师提供服务。

同时,随着法律专业人士和法律服务消费群体的人口结构向千禧一代转变,该趋势会继续增长,在不久的未来,「创新鸿沟」(Bob Ambrogi 提出的概念,指科技未能对司法救助差距产生有意义的影响鸿沟)也即将结束。

因此,人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存在分类。

对于新一代消费者来说,其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首先是法律知识或者资讯,当人们自己解决不了时,才会产生对律师服务的需求。

在 2022 年获得融资的 8 家科技公司中,至少有 3 家公司 —— 无讼、共律科技、律兜互联均提供个人在线法律服务。

无独有偶,2022 年 1 月,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华律就问」推出付费咨询 App,文字咨询 29 元/小时,电话咨询 28 元/15 分钟,降低了动辄上千元的律师费,解决大量简单但标的额低 —— 律师往往不愿意接的法律服务需求。

同时,To G(Government,政府)的法律科技公司也开始做更多商业化尝试。

To G 方向的大背景是,由于法律服务需求低频的特点,To C 和 To B 法律科技创业一直面临着盈利的难题。虽然近年来出现过一大批法律科技公司,但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寥寥无几,而与 C 端和 B 端业务相比,To G 更为可行。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颁布多项政策推动智慧司法,尤其是智慧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向政府提供技术服务可以拿到相对确定的收入,这就是法律科技创业的 To G 方向。但随着近年来智慧司法建设的深入,相关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备,国家对于法律科技公司技术能力的需求也有所下降。政策红利不再,To G 方向的法律科技公司们需要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2022 年 11 月,专注智能法律咨询的法律科技公司 —— 律品汇科技,基于其为全国多家司法相关单位提供的智能法律咨询技术,推出了面对个人用户的小程序:“法律问一问”,通过答题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婚姻家事、劳动纠纷、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工伤赔偿、房屋买卖等近 30 种不同类型的法律咨询,用户完成问题咨询之后,系统就可以根据法律知识图谱和数据匹配模型,即时出具该案件的法律意见书、相关文书、涉及的法律法规和相似案例。

用户仍然可以免费使用其产品,但下载法律意见书需要付费,目前付费方式包括三种:

  1. 单独为法律意见书付费,价格为 5.9 元/份(此前为 0.9 元/份);

  2. 分享小程序给朋友,可免费下载一次;

  3. 输入优惠码可免费下载 —— 该方式应该用于渠道合作。


总体来看,To C 法律服务的需求和对应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这类需求简单且量大,需要通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智能产品解决,最典型的就是公共法律服务中的智能法律咨询。

第二类是相对而言更加复杂的法律服务需求,这类需求缺乏足够多的数据训练算法,但目前相关数据匮乏,现阶段难以通过产品解决,还是需要律师来提供服务,解决方案就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法律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通常是律师)的对接效率,产品形态也就是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并不需要太多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

但是,在线法律咨询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用户如何找到合适的律师?这个问题的背后,是缺乏科学的律师评价体系 —— 这也是律师行业的基础建设,解决这个问题之后,由于法律服务的供需匹配更加高效,可以促使律师去服务更多 C 端人群的法律服务需求,青年律师缺少案源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从而间接提高整个律师行业的服务水平。对此,部分法律科技公司正在这个方向上努力,比如「无讼」于 2022 年 12 月发布天工系统,希望通过律师个人职业成长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打造一个科学的律师评价体系。

事实上,让法律服务更普惠、服务更广大的人民群众,符合国家鼓励的方向。

二、To B:标准化法律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在 2022 年获得新一轮融资的法律科技公司中,多家均能提供企业服务,比如易参、共律科技、律兜互联和云法台。其中,共律科技、律兜互联和云法台主要提供在线法律咨询,而易参则专门提供股权激励及管理产品和服务。

易参的商业模式非常具有代表性,即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规模化服务企业客户。

具体来说,易参的做法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场景的标准化产品,并进行标准定价,从而实现可预测的增长曲线。标准化产品有助于公司服务尽可能多的客户,并通过服务尽可能多的客户,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以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打造更多标准化产品,形成商业闭环。

目前,我国企业服务的需求巨大,除了股权激励及管理,「合规」成为 2022 年企业服务行业,尤其是律师服务的热门领域。2022 年 3 月,「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推出一款聚焦企业刑事合规的产品:星来智引:企业刑事合规指数2.0;11 月,「北京象星律师事务所」也推出了一款聚焦数据合规的产品:掌上合规

除此之外,合同作为交易的载体,也是企业合规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合同生命周期管理(CLM)和智能合同审查也成为法律科技的热门赛道。2022 年,海外这些赛道有多家公司获得新一轮融资,虽然国内只有少数几家拿到融资,但相关领域的多家公司均推出了相关产品,现有的产品能力也在持续迭代。

同时,合同只是文本的子集,不只是合同审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有大大小小的营销活动,企业的文本审查需求很大,而且更有可能对企业造成真金白银的损失。2022 年 5 月,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为一家上市公司“和而泰”出具的《北京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和而泰 2022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中,其标题将“临时股东大会”写成了“临死股东大会”,还有奥迪广告抄袭等事件,都说明企业合规需求的巨大,对此法律科技大有可为。

三、To L:律师服务平台


我国市场主体的基数大,法律服务需求也很大。律师是法律服务的主要提供方,但从我国人口与律师的配上看,现有律师数量还远远不够。

律师是一个典型的用时间换取劳动结果的职业,必然会评估办案的 ROI,即哪些案子值不值得接,这就会导致大量简单且低标的额的案件无法获得服务。同时,随着依法治国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诉讼案子会推到律师和非诉体系中来协调解决,因此律师自身对提效的需求也在增加。

律所和公司法务部也必须投资技术,以吸引下一代律师中的优秀人才 —— 新一代年轻人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长大,他们天然希望在工作中使用这些工具,新一代的法律人也不再愿意承担 dirty work,他们需要律所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如果律所不能满足,优秀人才将会去其他地方。此外,除了吸引人才,投资法律科技还可以发挥已有人才的价值 —— 减少低价值的工作可以帮助律师减少倦怠,使其专注于实质性的工作,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如何让有限的律师能够服务更多的人?

因此,To L 就成了中国法律科技在商业领域最先得到快速发展的方向。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以律师为潜在客户去计算市场大小,To L 方向的天花板十分有限,但由于这条赛道能产生的社会价值巨大,To L 法律科技创业从 2013 年“互联网+法律”浪潮开始,时至今日仍然方兴未艾。

2022 年获得新一轮融资的法律科技公司中,就有 4 家主要服务律师的公司 —— 破易云、艾特律宝、无讼和法蝉。同时,提供在线法律服务的公司,往往也需要链接律师以提供中介服务。

事实上,不论是 To C、To B、To L 还是 To G,法律行业的数字化浪潮一直在进展。

近年来,从替代性法律服务商、法律科技公司到国家,各方都在进入法律服务市场,取代了相对简单的法律服务,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简单的法律服务被逐步取代。目前,法律咨询环节已经从线下面对面咨询变成了在线咨询,而且随着咨询问题的数据沉淀,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标准化咨询沉淀为知识,用户通过搜索即可获得答案,不再需要咨询律师。

因此,拥抱法律科技,就是顺势而为。

02.2022 年中国法律科技趋势洞察


趋势一:

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法治建设,法律科技在更多场景得到应用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我国司法行政的重要职责使命。从《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两份重要文件均提到了 2035 年远景目标 —— 到 2035 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确立了整个法律行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整体基调。

2022 年 4 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 2022 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这是由最高法司法调研重大课题和审判理论课题整合而成的重大研究项目,迄今已有 20 余年历史。2022 年,最高法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研究论证后,确定了 25 个课题,其中大部分都在回应社会经济问题。

9 月,2022(第八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举办了一项特色创新活动 —— 法律科技成果案例展示,来自法律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等单位和机构报送的 15 件成果案例获得展示。以下为本次入展案例:


据了解,本次活动展示的均为近年来投入应用并产生实际效果的各类法律科技产品或创新型解决方案。通过展示法律科技的最新实践,推进数字科技与法治建设融合促进,用科技手段提升法律服务,同时倡导依法依规推进技术应用。

本次法律科技案例展示充分说明:法律科技服务国家工作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除了覆盖传统法律科技领域外,本次活动展示的成果案例还顺应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将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规范技术应用作为展示的重点方向,及时回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权属、数据行为规则等关系安全与发展的新问题,通过法律保障我国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首届法律科技成果案例展示活动将持续加强研究,深入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发展与法治建设的趋势、规律,进行更多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征集展示,让科技赋能法治,让法治护航科技,让法治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事实上,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各行各业的总方针,对于法律科技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司法仍是我国法律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

注:以下数据均来自官方披露,本文不保证其真实性。

与海外法律科技行业重点发展商业法律科技赛道不同的是,智慧司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法律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且随着近年来的大力发展,智慧司法也成为我国法律行业在国际上的名片。

我国大力发展智慧司法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司法系统案件压力很大,对智能技术带来的生产力需求很高;其次,当下法律科技 base 的核心技术 ——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硬科技」,而这些硬科技的实际落地需要大数据作为养料,因此拥有司法大数据的司法领域必然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

其中,我国智慧法院建设是主要方向。

2022 年 10 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成果。据悉,全国法院推动法院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建成了支持全国四级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有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介绍,人民法院系统已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支持案件依法信息公开。截至 2022 年 9 月,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庭审 2000 余万场,访问量超过 500 亿次;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 1.3 亿余篇,访问量超过 900 亿次。

12 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

除了法律科技,我国智慧司法还围绕用户需求,陆续推出一系列法律服务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其中「非诉解纷」是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正持续建设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构建了“法院+”多元纠纷解决体系,汇聚人民调解、行业专业调解、行政调解、基层干部、网格员等化解纠纷的力量,推动建立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纠纷化解机制。据了解,截至 2022 年 9 月,全国四级法院以及 9 万多个调解组织、35 万多名调解员入驻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在线化解纠纷的服务,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几万件纠纷在平台进行调解,让大量的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分层化解、解决在诉前。

部分法律科技公司也在这一方向发力。

杭州一家信息安全科技公司「安存网络」推出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方案,通过定制化开发、产品和法律服务相结合等多样化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大批量的类型化纠纷案件,缓解司法压力。

  1. 法律科技助力政府优化营商环境


除了政法系统,政府部门也需要智能科技助力,主要方向是优化营商环境。

2022 年 6 月,企业合规治理机制宣讲暨企业合规平台发布会在深圳前海举办。发布会上,安证鉴定所、北源律所、安证合规集团联合推出企业合规平台,为企业提供合规综合解决方案。

7 月,苏州市司法局、江苏省律师协会、苏州市律师协会共同召开江苏省“大数据+”产业链、苏州市产业链法律服务现场推进会暨同程集团律师工作站揭牌仪式,江苏省“大数据+”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律师工作站正式成立。按照规划,律师工作站将致力于成为法企对接的服务平台和矛盾纠纷的调处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并与苏州市律师协会民商事调解中心,共同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9 月,「一点存存证平台」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正信公证处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数据存证中的创新应用。

12 月,福田区人力资源局与法大大合作建设的深圳首个电子劳动合同和数字签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首期将免费为注册地在福田区的企业提供 30 万份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和电子签名服务,推动劳动合同签订全覆盖。平台作为“福田数字化转型”建设内容之一,提供企业管理、合同管理、签名文件管理、电子合同供应商管理、在线签合同、在线签名、合同与文件区块链存证等功能,将满足福田区超 30 万家企业、220 万劳动者在线签署和管理劳动合同的需求。

  1. 产学研积极开展法律科技教育和研究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对法律科技的需求巨大,同时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律师也开始向科技寻求生产力,这就给法律科技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科技进步依赖人才,因此产学研各方通力合作,积极积极开展法律科技教育和研究。

2022 年 1 月,清华大学互联网司法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在最高人民法院支持下,依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联合清华大学法学院、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共同建立,致力于对互联网司法领域的战略性、关键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推进互联网司法关键技术原始创新和交叉复合人才培养。

8 月,由渝北区人民政府联手西南政法大学打造的重点产业项目 —— 西部(重庆)法治科技园一期工程已完工建成,于 8 月下旬投入使用。根据规划,法治科技园将围绕法治科研、法律服务两条产业主线,依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育资源,针对性培育法学应用型、法治科研类、法律服务类人才。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产业布局方面,法治科技园将重点引进律师事务所、律师经纪公司、法律大数据公司、涉外法律服务公司、法律咨询服务公司、“云法庭”平台、司法拍卖平台、知识产权和专利服务公司、金融纠纷服务公司、网络安全预警服务公司等配套设施。

9 月,2022 第十一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CIIS 2022)在厦门举办,该活动包括《智慧司法专题论坛》在内的十五个专题论坛。

10 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共同举办“法律科技:区块链技术与司法”研讨会,分为“区块链技术与司法改革”和“区块链技术与司法实务”两场,邀请学界和实务界进行研讨。

11 月,第五届“中国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战赛(LAIC 2022)正式开赛,并设置了自然语言处理、创新创业、应用系统测评、司法大数据征文四大赛道方向。注:自 2018 年以来,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深度应用,全面推动智慧法院建设的进程,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下的智慧法院重点实验室)联合各方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战赛(Legal AI Challenge,简称 LAIC)。

同月,2022 睿聚杯法律科技创新大赛暨北京大数据技能大赛法律科技赛道决赛落幕。大赛由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大数据中心、清华大学互联网司法研究院、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联合主办,旨在搭建法律科技领域思想、技术、应用的交流实践平台,共同促进高校法律科技相关学科深化发展,为法律科技产业培养跨界融合创新型人才。大赛历时三个月,吸引了近百所国内外高校参赛者组队参战。

12 月,广东财经大学联合广州小包拯法律咨询公司,举行“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共同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输送“法律+科技”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虽然商业法律科技领域仍缺少专项政策支持,但如果法律科技公司们把自己纳入我国法治建设的大浪潮中来,机会永远存在。

趋势二:

新兴领域法律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法律科技赋能新兴领域健康发展


2022 年,逆全球化趋势仍在继续,由此带来的地缘政治因素对商业的影响也在持续,中国出海企业受到诸多不公平的待遇。对此,法律行业、平台型企业和创业公司正在积极采取行动,通过法律科技赋能新兴领域健康发展。

  1. 法律行业各方积极回应现实问题


2022 年 8 月,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与盈科律师事务所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双方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布中国留学人才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和中国企业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平台,为全球留学人员和企业提供紧急法律援助和专业法律服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留学人员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贡献力量。

9 月,2022 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上展示的法律科技成果案例,除覆盖传统法律科技领域外,还顺应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需要,将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规范技术应用作为展示的重点方向,回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数据权属、数据行为规则等关系安全与发展的新问题,通过法律保障我国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数字中国法治建设。

同月,全国首个硬科技仲裁院正式成立。硬科技仲裁院成立的背景是,随着国家、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硬科技,涌现出一大批硬科技创业公司,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或修改大量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硬科技的创新创业活动呈现出利益格局日益复杂、案件种类多样化、案情日益复杂深化的形势,在争议解决方面需要更加多元、灵活、高效的法律服务方式。类似的,上海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也是在金融案件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成立的。

11 月,上海金融法院举办投资者教育基地揭牌暨投资者司法保护综合平台上线仪式,完善投资者司法保护机制,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1. 平台型企业为商家提供更多赋能


2022 年 9 月,抖音「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障一站式合规解决方案 SDK」入选 2022 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法律科技成果案例展示。同月,抖音调证中心还发布《抖音民事案件调证及协助执行指引》,配合相关人员办理民事案件。

无独有偶,拼多多也在 9 月正式启动「2022 多多出海扶持计划」,计划投入百亿资源包,首期打造 100 个出海品牌,扶持 10000 家制造企业直连海外市场。在解释推出该计划的原因时,拼多多方面提到:“由于一些企业欠缺在国际市场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等应得权益的经验,加之市场贸易中强势主体存在的某些’霸王条款’或非公平交易的不当行为,最终导致中国企业吃哑巴亏。”疑似暗指亚马逊封店事件。拼多多希望为中国制造业出海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支撑,帮助商家获得应有的价值和尊重。

  1. 跨境垂直法律服务平台开始出现


据媒体报道,重庆「誉存科技」打造了一款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聚焦于商贸、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双边贸易核心业务,为中国-上合组织国家的企业、机构及个人提供法律服务。该平台自 2021 年 9 月 10 日上线,目前已发布 23 个法律服务,主要涉及翻译、移民法律事务办理、企业法律顾问、跨境投资并购等。

趋势三:

随着需求和市场的快速增长,法律科技参与群体更加多元


由于需求的大量存在,法律科技快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法律科技公司、互联网大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有越来越多律师事务所也开始研发法律科技产品。

法律科技公司自不必多说,互联网大厂基于战略布局,业务领域也会延伸到法律科技赛道。除此之外,2022 年还有三个新的趋势开始出现:

  1. 通用产品/技术服务商切入法律服务场景


国内互联网大厂布局法律科技已多年,初衷多是为了解决自身的法律服务需求,但近年来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研发特定领域的法律科技产品(如合规科技),到研发通用型产品(如 IMOA),并适用于法律服务场景。

2022 年,国内有多家大型科技公司,以其通用产品能力切入了法律服务场景。比如:

在线办公平台:飞书

2022 年,飞书针对律师群体打造了行业解决方案,其官网就有一篇介绍如何使用飞书解决律师办公和律所管理部分需求的文章,而且飞书文档可以对文本进行智能纠错和全篇翻译。某种程度上飞书已经可以替代部分法律科技产品了。

移动通讯服务商:中国联通

2022 年 4 月,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推进活动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联通联合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司法厅、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共同打造了智慧司法科技创新中心,并同步发布“天府中央法务云”、“天府中央法务链”。

通用 AI 服务商:科大讯飞

2022 年 5 月,科大讯飞的全资子公司安徽讯飞云创投资了「艾特律宝」,旨在运用深度学习、NLP、图像处理等技术,融合于律师的日常工作中,辅助生成证据链、扫描文档等工作,而这些关键技术,正是科大讯飞所擅长的。

  1. “四大”跨界律师行业还在继续


近年来,替代性法律服务商(ALSP)的代表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法律服务行业,并在法律科技领域建立了多个联盟。

2022 年 4 月,毕马威(KPMG)与法律科技公司「Intapp」结成战略联盟。据了解,该联盟将在以下方面为客户更好地提供服务:

  • 可信云转型:通过将 Intapp 的云解决方案与毕马威的技术、流程、风险、监管和安全专业知识相结合,促进客户迁移至云服务。

  • 面向现代专业人士的智能解决方案:通过这一联盟,律所和企业法务部门可以利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工具,实现以专业人士为中心的现代化工作场所,同时促进跨地点和平台的安全、无缝通信和协作。

  • 持续创新:Intapp、毕马威和微软将密切合作,不断推进客户和法律从业者所需的技术、业务解决方案并提升服务。


9 月,德勤(Deloitte)也与法律运营平台「Litify」结成战略联盟。Litify 表示:“通过该联盟,Litify 和德勤的客户可通过一个平台使用包括法律事务管理、电子账单、客户关系管理(CRM)、案件管理、文档管理、法律服务请求文档生成等系统,从而加强法律服务的管理,体验可见和可预测的服务。”

正如法律修音机在《“四大”进军法律行业,有哪些新举措和深层逻辑》中提到的,替代性法律服务商进入法律服务行业,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市场很大,另一方面是客户有需求,再加上法律服务与其自身业务是上下游关系,可以顺带延伸业务版图,下场做是必然的,而且未来仍将继续。

  1. 越来越多律师事务所研发法律科技产品


「数据」一直是过去十年法律科技发展的关键,未来也将是如此,但重点会有所改变。

随着 2014 年司法裁判文书网上线,截至目前,超过 1 亿份公开的裁判文书中蕴涵的海量司法大数据,成为我国法律行业的行业红利,这些数据近年来在我国司法领域得到了很深的应用,比如智能法院建设。也因此,我国成为了在智能司法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同时围绕司法大数据也诞生了多家法律科技公司。

但是,法律「私数据」却极度匮乏。

「私数据」是相对于公开的司法裁判文书而言的数据,主要包括裁判文书没有记录的信息和没有走到诉讼程序就已经被解决的案件。但是,这些数据无从收集,比如律师服务客户时产生的数据涉及客户机密,而且我国对数据所有权的规定还很模糊,擅自使用很可能会违规,因此数据流动天然比较敏感,而非诉解纷产生的数据则分布在不同且尚未打通的业务系统,难以统计。

但过去一年,律师行业越来越意识到「私数据」的价值,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应用。2022 年 3 月,「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推出一款聚焦企业刑事合规的产品:星来智引:企业刑事合规指数2.0;11 月,「北京象星律师事务所」也推出了一款聚焦数据合规的产品:掌上合规

需要注意的是,律所研发法律科技产品,与往年的叙事逻辑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实,律所研发法律科技产品并不新鲜,行业中已经有多家律所有过实践,但早几年的方向,是研发面向律师的法律科技产品,比如法律检索或律所管理系统。但是,由于这些产品是特定律所研发的,其他律所天然会有顾虑,毕竟涉及客户数据,所以大多产品难以存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律所直接面向客户研发标准化法律科技产品,对外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内降本增效,更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比如上文提到的星来律所和象星律所推出的两款产品,就是两家律所针对 2022 年大火的合规业务研发的、直接面向客户的产品。

总之,律所既有丰富的业务数据,又有专业知识 —— 法律科技创业的必备能力,不论是自研还是合作,律所研发法律科技产品具有天然优势。


03.未来,中国法律科技将如何发展?


虽然预测未来非常困难,要时刻警惕“不要冒充伟大的先知”,但从文明到国家,再到每个行业和个体,对未来进行预测都至关重要。

整体来看,海外法律科技在商业领域的发展比我国领先几年,但由于国情不同,海外法律科技的发展历史并不能直接看作中国法律科技的未来。最典型的差异,就是海外的律所和公司已经设置了大量法律运营岗位,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追求利润,而中国市场的最大公约数则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连法务岗位都没有,律师行业也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我们需要从我国消费者的法律服务需求出发,对法律科技的未来进行相对宏观的预测。


一、「自动化」将成为新的落地应用


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业务被数字化,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进展 —— 这已经老生常谈了,在此不再赘述。

在法律行业,数字化浪潮也一直在发展。

以前,客户想要获取一个法律服务,他需要通过交通工具去到一个律所,与工作人员沟通,然后才能找到一名律师,与其沟通案情,但最后还可能发现这个律师不合适,客户获得法律服务的成本非常高。其中主要的成本,一部分花在了移动「原子」上,即移动肉身,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信息不透明,所以原来的系统是非常低效的。

因此,互联网出现之后,我们就知道首先可以在网上提供法律服务,所以就有了在线法律服务。

但这个革命会继续。

因为客户并不需要「人」来提供服务,因为客户的需求是解决问题,客户并不在乎是什么来提供服务,所以后面就有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落地场景是什么?

最开始是依托司法大数据 —— 司法裁判文书,提供智能分析,但这是以诉讼为最终导向的,那很多没有走到诉讼的案件应该怎么处理?

缺乏足够的数据作为指引。

设想一下,一般律师的成长路径就是靠案子“喂”出来的,你没做过足够多的案子,就是没这个能力,所以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耐心,这也是“律师越老越吃香”这个说法背后的逻辑。

但是,有没有可能加速律师做大量案子的时间,快速获得业务知识?比如一个不懂股权激励业务的律师,通过使用一个产品,就能快速获得这个领域的知识,快速上手?

是有可能的。

我们知道,所有的智能产品都是为了解决重复且简单的工作,而要想实现智能,就需要足够多的数据训练算法。那么,从获得足够多的数据出发,接下来我们进行几段简单的逻辑推理:

Q:如何获得足够多的数据?
A:服务尽可能多的客户。

Q:如何吸引尽可能多的客户?
A:更好的服务,且费用足够低。

Q:如何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并降低成本?
A:服务标准化,然后产品化。

是的,标准化、产品化,这两个已经快被用烂了的概念,仍然是法律行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变革的关键 —— 当你服务过的客户足够多,就能沉淀大量数据,然后就能研发出标准化产品来提高服务效率,而当效率提高了,成本就降低了,这样就有可能降价,而降价就可能吸引更多客户,获得更多数据 —— 实现闭环。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提供标准化服务?

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其实就意味着把大多数法律工作流程进行「自动化」。

目前,「自动化」是个热门话题,但它已经出现几十年了。从 1990 年解决后台流程的企业资源规划软件,到 2000 年单个自动化工作流程和任务的应用程序,再到如今的 RPA、AI、OCR、低代码等,其实都属于自动化产品。

那么,「自动化」是什么?

简单来说,「自动化」就是优化业务流程并通过技术将其标准化,解决简单且重复的工作,帮助从业者专注于实质工作,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在法律科技领域,「自动化」的一个典型场景就是合同,即通过合同管理软件来优化与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比如建立(半)自动的合同管理流程、智能审查合同等。

目前,疫情使很多企业改变了对自动化的认知,从考虑、观察转变为实际应用落地。据海外咨询公司 Gartner 的报告,预计到 2024 年,55% 的法律工作将完全自动化,同时公司在科技方面的支出将增加三倍,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范围也将从电子邮件提醒和日历通知,扩展到合同审查。领先的律所和公司法律部门,正在使用缓解特定瓶颈和优先考虑高价值工作的流程,取代消耗生产力的重复性手动流程。

「自动化」产品的意义不只是简化工作流程,还有通过系统性梳理工作流程,将法律服务的最佳实践嵌入产品,从而降低相应的培训成本,以及更高效地实施或执行法律相关工作。

举例来说,一款优秀的股权激励系统,不是简单地把股权激励的线下流程搬到线上,而是通过对股权激励工作的系统性梳理,客户能在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低成本且不出错地执行股权激励,律师也可以在没做过很多案子的情况下,做出一份科学的股权激励方案或法律文本。

事实上,任何形式的培训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比如接受培训的人员很难保留从培训中获得的知识。相反,通过使用嵌入最佳实践的工具来把控工作流程,效果更好,而且也可以提高法律服务的透明度 —— 自己的案子是什么进度,往往是客户最关心的事情。这个转变也得到一些研究的支持,比如 2021 年 Gartner 的一项调查发现,公司的合规领导者计划在未来 12 至 18 个月内将嵌入式控制的资源分配增加 82%,并相应地减少年度合规培训及费用。

如果以客户为中心去思考,律师的作业过程还有非常多值得优化的空间。不过,法律服务「自动化」的前提是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系统性梳理,因此目前称之为「标准化」或许更加合适。

此外,尽管技术在持续发展,法律科技在未来几年内仍然难以在降低工作量或提高效率方面带来革命性的改进 —— 先进的法律科技产品或解决方案需要大量培训,以及熟练的人员进行执行、监督和协调各方关系。随着一家公司采用的法律科技产品越来越多,这个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但问题是,客户自身没有这种能力,这就意味着法律科技公司需要承担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其产品或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 这是挑战也是机会,甚至新分工可能开始据此出现,比如海外法律行业常见的「法律运营」岗位。

二、在未来越来越多元的玩家中,律所将是重要参与者


随着法律专业知识沉淀的完善,技术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因此未来越来越多的通用产品切入法律行业是必然的。与此同时,律所作为私数据的“拥有者”,在法律科技的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且律所本身也需要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决定了律所将是法律科技的重要参与者。

这一趋势在海外已经显现。

2022 年 3 月,瑞士顶级律师事务所 Kellerhals Carrard 与瑞士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Logol 签署协议,实施一项基于 Logol 开创性律师事务所管理平台 ELLE 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计划。这个为期三年的多阶段项目包括对 Kellerhals Carrard 技术基础设施的重塑、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实施以及引入基于 AI 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从而增强 Kellerhals Carrard 律所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4 月,美国 Hogan Lovells 律师事务所推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文档和合同自动化平台 DriveChain,以提高自动化、准确性和安全性的方式实现文档、合同和相关数据的传输。

8 月,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LegalRM 宣布与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 InOutsource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专注于其 iCompli 信息治理和记录管理平台的销售和实施。iCompli 可在云端或本地使用,可与文档管理系统(包括 iManage 和 NetDocuments)、律所文件共享以及存储信息的其他业务应用程序(如 SharePoint、Elite、Aderant、SAP 和 Intapp)集成。

10 月,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与法律设计咨询公司 TLB 合作,在年利达的合同谈判平台 CreateiQ 的支持下,为客户提供技术+法律的服务,用户能够在平台上数字化他们的合同和案例库。魔圈律师事务所已经与 TLB 合作起草了保密协议,该律师事务所表示,客户可以从年利达律所的法律建议、TLB 在法律转型方面的经验以及对 creeiq 的接入中获益。

同月,德国豪金律师事务所凭借 WhistleFox® 产品,在 2022 年度“PMN 管理奖”-“法律科技”类别中获得第一名。

预计未来,法律行业将更多地使用私数据,并伴随着更多法律科技的需求和实际采用,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数据价值。

三、法律科技被纳入更大范畴去理解


在法律修音机的第一篇文章《融了 4 亿多的 Atrium 都倒了,法律科技创业还有前途吗?》中,笔者提到过一个赛道 —— 创业启动工具,并提到了美国在线支付巨头 Stripe 旗下有一款创业启动工具「Atlas」,这款产品可以帮助创业者快速、便捷地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市场。

从赛道上看,创业启动或服务平台属于 Fintech 领域业务延伸,但其实,创业启动或服务平台也是法律科技的延伸方向。

2022 年 2 月,一家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雇佣远程办公人员的公司「Remofirst」完成了 1410 万美元融资,这家公司提供的服务是帮助企业在 150 多个国家雇佣员工,使出海企业无需在当地设立实体,从而帮助出海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为什么这类公司会出现?

因为在海外建立一个公司实体需要花费 2 万到 8 万美元,公司还要雇用会计师、律师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来处理和维护各种关系,成本很高。

由于创业长期是激活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服务创业公司大有可为,而服务公司的公司,也被称为「企业服务」公司,因此企业服务的范畴非常大,而法律服务就属于企业中的一种。更何况,法律科技还是企业软件?对于企业主来说,往往是模糊的,因为他们并没有相关背景知识。

因此,法律科技应该纳入更大范畴去理解,比如企业服务、智能科技或者公共法律服务,其价值和未来方向也值得重新思考。

首先,单纯的法律科技产品非常垂直,能创造的价值有限,如果从客户需求出发 —— 尤其是且现阶段应该重点关注的大型企业客户,往往需要同时采用多个企业服务产品,因此法律科技公司或许需要扩展自身的产品能力,围绕核心业务进行垂直整合,提供更多原生支持 —— 可能通过收购的方式,当然也可能通过合作的方式。

其次,从我国国情出发,大多数法律服务需求,还处于从追求「数量」的阶段向追求「质量」的阶段转变。其中,「数量」问题集中在法律服务提供方 —— 即律师的人数远远不够,虽然随着国家持续发展公共法律服务,「数量」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法律服务的质量仍然参差不齐。那么,在追求「质量」甚至「数量」的阶段追求「品味」,比如前沿科技,或许过于奢侈了。

因此,中国法律科技创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深入产业,做好服务 —— 这也是最缺质量、最能获得经济收入的地方。

相反,如果忽略用户需求,一味地去追求前沿的法律科技,往往拿不到想要的效果。

此外,如果从更宏观的视角上看,在中国创业,其实需要做非常多的「基建」工作。





以上,就是法律修音机对 2022 年中国法律科技市场的回顾和分析。

受限于笔者关注的范围,可能还有优秀的产品和值得记录的事情没有被观察到,欢迎私信补充。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法律科技行业信息多而杂,有的笔者认为不能代表趋势,因此未列入本文,但也欢迎探讨。

附:2021 年中国法律科技年鉴:技术发展和商业化应用持续向好,大厂也很感兴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法总荟-企业法务助手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法总荟,企业法务资讯公众号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