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文章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文不用于商业用途,仅为学习交流之用,如文中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站长删除。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德赛法务】 



知识产权而今已经是一个深入人心的理念,也成为了国家战略层面的“常见词”。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力”,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指引”,各地政府层出不穷的各种促进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等等;似乎总是在提示我们“21世纪是知识产权的世纪”。然而,实际的职业工作中,宏观层面的重视与重要似乎并未传递到每一个知识产权人身上,笔者曾经遇到一位想从乙方跳到甲方但犹豫未决的知识产权人,其最担心的事情是,如果经济形势不佳甲方最早裁员的岗位是不是就是知识产权岗位?我们也总是容易在工作中,听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声音,例如代理机构总是在抱怨代理费低,客户不尊重知识产权;企业IPR总是在抱怨老板不重视不投资源、代理人撰写水平低等等。似乎,知识产权的价值,知识产权人的价值究竟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多少认可,总是成为困扰在知识产权人头上的难题。

一、追求专业的确定性

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能是很多知识产权人最早遇到而又纠结回答的问题:这件专利能不能授权?成熟的知产人在经历工作的磨练后,往往就掌握了一套话术:专利库很庞大检索不能穷尽……专利审查有主观性……专利授权/驳回后面还可以有程序……所以授权概率大概XX%;一套严密的逻辑最终推出一个正确却似是而非的答案。客观来说,专利的权利有效性确实是存在博弈空间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件专利可能会历经审查、无效、诉讼等各种漫长的程序,有效性多次反复,甚至还会有一轮又一轮的无效/诉讼;加上非知产专业的人士一般不了解这种情况,导致从“职场小技巧“的角度逼得很多知识产权人,不管是企业IPR还是代理人都更愿意去讲出一个正确但是不确定的结论。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客观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其实恰恰是知识产权专业价值呈现的最好舞台。试想,企业就想知道这件专利要不要申请?一个代理人给出一个模糊的结论,一个代理人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企业会更信任哪一位?显然是明确结论的,如果两个代理人都给出了明确的结论,那么历经多个案件评估之后,谁的准确率更高,更准确,更专业不就显而易见了吗。因此,笔者认为虽然从“职场保护“的角度,知识产权人有时不得不去讲出一些正确的废话,但是切不可用这种话术说服了自己,把“客观的不确定性“当作阻碍自身专业追求的障碍,而应该更执着于追求破解这种不确定性,例如,检索不能穷尽但是检索有方法,同样的方案同样的数据库,一个合理的检索方法得到的检索结果必然是有预测性的;审查有主观性但是审查基本理念还是“三步法”,基于合理的对比文件和审查理念做出的判断至少是有说服力的。笔者相信,只有基于充分的实践提炼,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追寻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结论的知识产权人才能更好体现自己的价值。

因为同样的问题,其实覆盖了很多知识产权场景,例如,会不会侵犯某件专利权?权利要求的解释又是一个存在博弈空间的课题;可是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其实想知道的结论很简单,那就是侵权不侵权,产品能不能上市?笔者相信,一位能够克服种种不确定,提供一个值得信任的结论的知识产权人,一定更能够获得企业管理者的认可,能够在职场上真正去呈现并告诉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二、理解商业价值,向虚而务实

又是一个简单而难回答的问题:申请专利有什么用?宏观层面的回答非常简单:保护自身市场……企业品牌和资质体现……投融资的体现……诉讼对抗实力……许可运营收益……,然而当这套回答抛给企业管理者之后,换回的是可能又是,代理机构抱怨客户不懂不重视知识产权,IPR抱怨老板不懂知识产权不给资源;这也导致了知识产权业界总是在说,只有企业真正吃到苦头了才会真正重视知识产权,这也确实是很多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开端,但是笔者在想,现在已经不是几十年前国内对知识产权一无所知的年代了,国内已经有很多先行企业趟过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产权雷区了,如果还是等到企业真正遇到苦头了才能重视知识产权,那么知识产权人的价值如何呈现呢?为什么没有办法说服管理者提前注意到风险并采取措施呢?

也许很多抱怨的开端就是错误的,知识产权人总在说企业管理者不懂不重视知识产权,可是企业管理者为什么要懂知识产权呢?企业关心的是投入多少?产出多少?营收与利润?而如果不结合商业,单纯从知识产权专业的角度上考虑,其实根本无法回答专利究竟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收益。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多知识产权专家与前辈也一直在呼吁知识产权人要懂商业,要能够理解商业价值,要知道企业的产品、技术、销售情况、竞争形态;要预测知识产权风险来源,要规划风险应对方式,再内化到专利的布局上,从而真正在商业角度上依据真正的商业场景回答,专利有什么用?

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务实的提供一套真正的可以落地的知识产权工作方案,从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上说,很多的工作目标其实是虚的,例如目标是构建一个具有威慑力的高价值专利布局,那么,申请多少专利够有威慑力呢?怎么判定高价值专利呢?怎么申请呢?如果没有可量化的回答这个问题,形成一个可以量化的工作目标,恐怕又很难去呈现知识产权的工作价值了;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知识产权人而言,应结合企业的商业战略,为知识产权工作设计一个可以量化的目标,并切实推进目标的达成;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商业情况和发展路径,追寻一个符合企业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目标,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坚守着专业价值的体现,切实可行的服务于企业的商业发展;笔者相信一个切实可行可量化目标其实也能够给知识产权人一个很好的工作反馈,并引领着知识产权工作持续向上。

三、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诚然与很多工作相比,知识产权工作的反馈似乎较慢,例如商务的工作能够很快反应到业绩的变化,研发的工作能够很快反应到技术/产品的产出;而知识产权工作的反馈却似乎不易触摸与论证,一件发明专利也许需要两年才授权,而授权其实也并不直接代表什么意义,如果谈起诉讼/运营反馈更是难以预测的时长。

但是借用笔者曾听到德赛西威管理者的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笔者相信只要知识产权人坚持专业价值追寻与产出,摒弃内心的不确定与模糊,执着的追求理想中的知识产权价值,我们一定可以看见那个属于知识产权的价值回馈,也相信知识产权价值能够真实地传递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

作者介绍:

郑浩旋,德赛西威

郑浩旋,德赛西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法总荟-企业法务助手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法总荟,企业法务资讯公众号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