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實務

淺談促銷活動中的廣告促銷合規要點及建議

筆者先前就促銷活動的部分合規要點,發布了《商家在開展有獎銷售活動時應注意的合規要點》、《淺談價格促銷的法律風險與合規建議》、《關於在促銷活動中使用“單方享有解釋權”的合規風險提示》三篇文章,裡面分別對“有獎促銷”、“價格促銷”、“贈品促銷合規”、“單方享有解釋權”中的合規要點進行了簡單闡述。

調解書中遲延履行加倍利息在執行程序中的處理

案例A公司與B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經法院調解,B公司應當於2016年6月份向A公司支付貨款100萬元,2016年12月份支付貨款80萬元,若未按期履行應當向A公司支付違約金10萬元。後B公司未履行付款義務,A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B公司支付貨款180萬元及違約金10萬元。因未查到B公司財產,該案終本執行。2021年10月份該案恢複執行,經拍賣B公司設備,最終拍賣款高達300萬元,但執行法

公司重大合規風險的監測機制

合規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企業合法經營、維護企業形象和信譽的重要保障。然而,合規風險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一旦發生合規風險,將對企業的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建立有效的合規風險監測機制,對於預防和控制合規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下行趨勢下,律師與律所如何破局?

“2022年上半年,卷土重來的疫情再次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沖擊,法律行業也不例外。從宏觀來看,在疫情的考驗之下,北京和上海的法律服務市場到底經曆了哪些問題?客戶的法律服務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在上海和北京有沒有區別?

公司設立合規管理部門的職責

合規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業的經營活動、組織架構、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合規管理部門是企業內部設立的一個專門負責合規管理的部門,其職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公司內控監督與檢查的職責部門

在現代企業中,內部控制監督與檢查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企業內部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旨在防止和糾正企業內部的錯誤和不當行為,確保企業的經營目標得以實現。本文將探討公司內控監督與檢查的職責部門。

歐盟個人數據跨境轉移法律合規與英國脫歐的影響

歐盟個人數據保護條例(GDPR)對個人數據保護確定了前所未有的保護高度。2020年12月7日,法國國家個人數據保護局由於網站cookie不符合個人數據保護的要求,分別對穀歌法國和亞馬遜法國處以1億歐元和3500萬歐元罰款,再次證明了歐盟各國當局貫徹歐盟個人數據保護條例的力度。

公司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步驟

風險管理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旨在識別、評估和控制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以保護企業的利益和穩定發展。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它涵蓋了企業的所有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本文將探討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步驟和實踐。

公司開展合規調研的主要內容

合規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為了確保公司的合規運營,公司需要定期開展合規調研,了解和掌握公司的合規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合規問題,保障公司的合規運營。那麼,公司開展合規調研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民用無人機侵犯公民隱私權問題研究

民用無人機是指沒有機載駕駛員操縱並從事非軍事、警察和海關飛行任務的航空器。通俗來講就是一種由無線電遙控設備或自身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無人機機動性能好,使用方便且生存能力強,因此在軍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不僅如此,由於無人機的能力強、成本低的特點,其在民用領域也掀起了一陣熱潮。由於缺乏相應的管制,現在社會上擁有無人機的主體身份廣泛,企業、機關、組織、個人都可以購買無人機。但

手把手教你擬定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作為勞動關系中最常見、最基礎的法律文件,是勞動關系權利義務的總括。制定並簽署一份完善的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來說意義重大。實務中,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以勞務合同冒充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粗制濫造無法保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現象屢見不鮮。本文特匯總、整理勞動合同擬定“十三步法”,供用人單位參考、適用。01員工分類要先行制定勞動合同前,必須對員工進行具體分類。實務中,用人單位往往對本單位職工不加

淺論科技企業的分布式估值

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估值永遠是至關重要的話題,企業的估值模型往往反映了資本市場對企業價值的認知。傳統的估值方法,如市PE、PB、PS、PCF 、DCF 、EV/EBITDA等,適用於不同的場景和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比如PE法,適用於盈利水平和企業增速都比較穩定的企業,反之企業尚未盈利或盈利不穩定的,就不合適PE法。市淨率PB法,比較適合於依賴固定資產產生現金流的企業,對於一些輕資產的服務企

公司法律風險識別及評估模型

法律風險是企業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企業需要建立有效的法律風險識別與評估模型,以有效地管理法律風險。企業需要識別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評估這些風險的嚴重程度和可能的影響,采取相應的法律風險應對措施,定期監控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效地管理法律風險,保護企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