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文章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本文不用於商業用途,僅為學習交流之用,如文中的內容、圖片、音頻、視頻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站長刪除。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 法言法尺】 




推薦理由:出自一位年輕律師,一篇從收支、前景、業務、市場、機遇、變革等角度全面介紹律師職業的優秀文章。

 



圖片
01
職業收入


其實每一個職業背後,都有一張隱藏的資產負債表,記錄著我們在這個職業裡的投入產出,英文叫“balance sheet”,或多或少體現著某種平衡的意味。


這一張是我們律師行業的《資產負債表》,左邊這一欄“資產”,大家可能最關心的就是收入問題了。

我們來看兩個數據,頂級紅圈所高級合夥人年創收標準1000萬,全國律師年平均收入10萬元,這兩個數字天差地別,原因在於在我們律師的收入世界裡一直有三座金字塔。

第一座金字塔反映的是不同資曆律師之間的差距。


上往下分別為合夥人、資深律師和諸如我一樣的“打工人”。其實律師這個行業是一個非常重視資源和經驗的行業,合夥人把握著市場的入口,打工人想要一步登天是很難的,而外界很容易以合夥人的收入水平來衡量整個律師群體的收入水平。

這其實是一個幸存者偏差的問題,大部分律師的收入只不過達到小康水平,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

第二座金字塔反映的是律所差距


從上往下分別是頭部品牌所、地方諸侯所和其他所,ALB公布的2020年《中國律所創收50強排名》中,幾乎清一色都是頭部品牌所 只有一兩個地方諸侯所 而沒有其他所的蹤影,看來受品牌和資源的影響不同律所之間的吸金能力還是大有不同的。

第三座金字塔反映的是區域差距


從上往下分為三個階梯,據官方數據統計,北京人均律師的創收收入是浙江的2.25倍是陝西的15倍,可見不同區域之間的律師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圖片
02
職業前景


說到律師這個職業的廣闊前景,或許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看。先橫向看看我們與美國成熟法律市場的差距,美國每萬人擁有的律師人口數量,是我們的12倍,而美國律師創收占GDP總額的占比,是我們的9.5倍。

而從政策上來看 司法部在去年的時候 提出了2022年的律師行業發展目標,人數上從今年的50萬人,2年之後增長到62萬人,平均每年增長6萬人。


創收上,從今年的1500億,2年之後增長到2000億,年增長預期超過15%。由此可見,律師這個職業的法律市場還遠未飽和,我們還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律師世界。我們所面對的仍是一片星辰大海。



圖片
03
業務藍海

我們的機會在哪兒?尋找業務藍海 考驗一個律師的眼力。

我們發現今年受經濟周期和疫情影響,公司信用債違約頻發,很多企業舉步維艱,20多家上市公司進入破產程序,數量超過過去三年的總和。未來企業破產重整領域將大有可為。

而近幾年全國法院以及仲裁機構的受案數量和爭議金額再創新高,以北仲與貿仲為例,近兩年案件數量增速達到12%,爭議金額增長率20%,爭議解決業務的機會是越來越多。


隨著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出臺,知識產權已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發力點,知產合規和知產訴訟業務將持續高速增長。在新基建背景下,以區塊鏈、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為核心的產業增速明顯,與之相關的數據合規、流程監管等業務也是很好的方向。

除此之外,像不良資產處置、創業板IPO、刑事合規、經濟犯罪辯護、涉外法律服務等都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而我們要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一種敏銳的視角去觀察時代變局去觀察行業的發展趨勢。從更高的維度去捕捉時代機遇和行業契機,並行動迅速地抓住機遇搶占先機。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律師世界。我們尋找時代“風口” 探索業務“藍海” 。



圖片
04
本土機遇

只有北上廣才能實現你的律師夢嗎?讀書的時候,前輩告訴我,律師這個行業 “小幹進城,大幹進京”。要想小有成就,你就得進省城;要想大有成就,你就得去北京。這也是我後來選擇執業地域的重要考量之一。

前段時間回老家,聽說今年本地的業務大大增加了,“家門口的業務越來越多”相信是今年不少區域朋友的普遍感受。

而究其原因呢,至少有三個:

第一是產業轉移勞動密集型和高能耗的中小企業逐步由沿海發達地區和一線城市向內陸轉移,內地二線城市諸如成都 重慶等的法律服務市場正在逐步擴容。

第二最高院審級下放。最高院把中院級別管轄的上限調整至50億元後,原來需要去北京打的官司,現在在省內就可以解決了。

第三最高院設立巡回法庭今年是最高院設立巡回法庭的第四個年頭,諸如南京、深圳等巡回法庭所在的城市將逐步形成爭議解決的區域中心,具備一定的區域輻射力。

隨著“家門口業務越來越多” 律師展業與其紮根北上廣,不如深耕本地業務。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律師世界。隨著本土業務的爆發,未來會誕生越來越多的西安大律師、沈陽大律師等區域大律師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律師世界。面對服務變革,我們熱愛專業,我們終身學習,我們相互成就。



圖片
05
科技賦能

律師會被AI所取代嗎?這個話題很熱,在法律科技剛出來那幾年,很多律師彌漫著一種失業的恐慌 擔心會被法律科技所替代。

但正如凱文.凱利所說,並不存在將所有功能全部打通的,通用的人工智能。BBC就分析了365個行業,其中律師和法官被科技所替代的概率僅為3.5%,屬於最不可能被科技取代的7個行業之一。看來過度恐慌,倒也不必。

但是這些年,我們確實已經感受到科技對我們傳統法律服務業態的改變。在這一年裡,我們的法律檢索、案件管理、流程管理等法律工具越來越普遍地投入使用;在這一年裡,我們在線上騰訊會議室接待客戶的次數要遠遠多於在線下豪華CBD辦公室;在這一年裡,我們與法官一起嘗試線上遠程開庭,在雲法庭中,我們有時也會碰上客戶邊坐車邊開庭,邊買菜邊開庭的趣事。

科技已經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閉環,我們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切實地感受到法律科技對我們這個職業的賦能,一味地敬而遠之,可能有利於心情,但絕不利於未來。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律師世界。法律科技的浪潮已經來臨,我們要擁抱變化。



圖片
06
全真分享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傳統的消費方式在逐步改變,客戶線上尋找律師的習慣正在逐步養成。從律師獲客渠道來說,除了傳統的熟人介紹之外,我們得順應時代的發展,建立自己的線上個人品牌。也許一次線下的拜訪你只能觸達1個客戶,一次大禮堂的分享也不過百名聽眾,但一次線上的分享你有可能就收獲成千上萬的粉絲。

當羅翔老師從校園走上B站,從刑法學教授轉身一變為千萬UP主,並榮獲2020年度法治人物時 ,其實,法律人的“全真分享”時代已經來臨。

什麼叫做“全真分享”?我倡議法律人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和執業感悟與更多的人去分享,打造生動的視頻內容,打造形象的有溫度的個人品牌形象,逐步拉進我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拉進我們之間的親近感,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通。

我們法律人正在逐步步入一個真人出鏡、真知灼見、真心實意的“全真分享”時代。如果今天我可以站在這裡,相信你也可以順勢而為好過閉門造車,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律師世界。法律人的 “全真分享”的時代已經來臨。

點贊(1)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法總荟-企業法務助手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掃一掃體驗

立即
投稿
法總荟,企業法務資訊公眾號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